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描写困苦的诗句

描写困苦的诗句

2016-01-17 02:54: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一《关于雷锋的诗词》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描写困苦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一
《关于雷锋的诗词

关于雷锋的诗词

困难不可怕

应该怎样对待困难------是战斗!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不能吃苦的人, 困难害怕吃苦耐劳的战士。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胆小鬼, 困难害怕顽强进攻的战士。 困难只能欺侮那懒汉, 困难害怕认真学习的人。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脱离群众的人, 困难害怕团结一致的伟大集体。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二
《描写鸟的诗》

描写鸟的诗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作品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1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作品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2]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被今人誉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终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3]

渔歌子[yú gē zǐ]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词人用过此调。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2

正文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只见一位老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穿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景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词义注释

1.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3.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

6.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7:鳜鱼:江南鱼类的一种,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1. 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字面解释为回。

2. 不须: 在文中指不需要

白话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娇艳的桃花随着流水漂去,水中嬉戏的鳜鱼又大又肥。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他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景之中,不愿回到那现实生活中去。

【唐】 ·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唐】·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3

【五代】·李煜《渔歌子·浪花有意千重雪》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五代】·李煜《渔歌子·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五代】·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明】·刘基《渔歌子·钓得鳊鱼不卖钱》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渔歌子】五首·张志和

(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三)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四)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五)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4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三
《描写夏天的诗句》

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耘田:除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未解:不懂。6.供:从事,参加。[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曲院风荷【清】陈璨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夏吟【宋】戴石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注:此诗出自《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四
《描写四季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春词 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雨 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春思 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怨 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宫曲 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春宫怨 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春宿左省 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丽人行 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玉楼春》宋祁-宋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 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杏 花 村二月春风吹杨柳,吹乱心中几多愁。料知此愁年年有,依旧相约风雨后。杏花村里杏花酒,风雨声中风雨楼。不见鸿雁传书来,只见伊人泪长流。(贺之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挥扇仕女图离去匆匆何时归?芳草萋萋徒伤悲。低眉看尽水东流,仰天望断雁南飞。挥手已是两眼泪,愿君一路春风吹。春风吹得人心醉,心醉一样报春晖。*灵 山 岛如诗如画二十载,彩笔绘成新世界。风和日丽多少情?春暖花开多少爱?情爱化作汪洋海,在我心中任澎湃。昔年澎湃到天涯,而今澎湃到天外。*秋舸清啸图当年送我远航时,正是鲜花盛开日。烽火燃烧赤子情,硝烟弥漫凌云志。梦里也曾呼唤你,醒来只有天下事。回首当年远航处,一片汪洋尽澄碧。左 公 柳多少人生风雨后?多少慷慨不再有?多少壮举一场梦?多少盛情一杯酒?而今许下千般愿,洒向长河万古柳。不愿与君长相思,但愿与君长相守。*柳絮飞歌此情绵绵何时尽?牵动长空万里云。云中本是双飞燕,而今都做梦里人。欲往何处觅莹雪?漫飘柳絮祭芳魂。祭罢芳魂又一春,依旧不见绿罗裙描写夏天的诗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

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耘田:除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未解:不懂。6.供:从事,参加。[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曲院风荷【清】陈璨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夏吟【宋】戴石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注:此诗出自《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描写秋天的诗词《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

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年代:唐作者:李峤作品:风内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冬天的诗词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诗经·邶风·北风》雨雪瀌瀌,見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惨慄:非常寒冷。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五
《关于困难的经典语句名言》

1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2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3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伤感的英文句子

4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6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7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励志书籍

8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9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10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1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12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13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4 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六
《描写夏天的诗》

描写夏天的诗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此诗出自《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七
《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题汇编班次姓名

第一部分:课外十首古诗词

一《观刈麦》

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 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诗中以自责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5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月夜》

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从视觉角度,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且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商山早行》

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 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四《卜算子•咏梅》

1 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 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 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 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五《破阵子》

1 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 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六《浣溪沙》

1 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簌簌衣巾落枣花

2 词中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的句子是村南村北响缲车 3 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牛衣古柳卖黄瓜

4 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七《醉花阴》

1 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 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 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 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 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 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九《山坡羊•骊山怀古》

1 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2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3 曲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4 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是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十《朝天子•咏喇叭》

1 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2 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 曲中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第二部分:9上课内外古诗词过关检测题(分4次过关)

一:综合听写题(1)(提示:每次10道题,每题10分,80分算过关,下同)

1、《观刈麦》中反映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沁园春雪》中描绘想象中的雪景的词句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月夜》中写出了春气萌发,蛰[zhé]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感觉,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

麻,全仗你抬身价。

8、《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只见草萧疏,水萦纡(yíngyū)。至今遗恨迷烟树。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0、《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二:综合听写题(2)

1、《醉花阴》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商山早行》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3、《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4、《月夜》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写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渔家傲•秋思》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句子是:千骑卷平冈。 8、《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9、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综合听写题(3)

1、《月夜》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沁园春雪》总写北国壮阔雪景的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陈“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了却君王天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5、苏轼才华横溢,无奈不得重用,为解此般烦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他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意愿。

6、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

霹雳弦惊。

8、《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9、《陈涉世家》中最能反映陈涉不满现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的句子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综合听写题(4)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南春》中写深闺女子依楼而望,通过写景抒发她失望心情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李德生同志是在厂子濒临倒闭之时出任厂长的,这真如《出师表》中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样啊。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 《醉花阴》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8.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武陵春》抒发生离死别之情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附加题:根据语境默写你学过的古诗词。(8分)

高贵的心灵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会有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沉郁悲怆,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忠心耿耿;诗意的心灵总会感受到生活的瑰丽多彩,所以就会有温庭筠笔下的“,”这朦胧残月,凄清白霜的早行图景,有刘方平笔下“,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气萌发;敏感的心灵总是将个人的悲欣投影到时光风物的描摹上,所以就会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有苏轼“,村南村北响缲车”的祥和。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赢得生前身后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今夜偏知春气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簌簌衣巾落枣花)

编后寄语:“腹有诗书气自华”,博闻源于强记,活用先要死背,惊艳身上满是泪花!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八
《古诗》

一《望江南》

1 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 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 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

肠断白蘋洲。

4 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二《渔家傲·秋思》

1 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觉的词句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

衡阳雁去无留意。

3 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 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

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

长烟落日孤城闭

6 词中能表现词人边关思亲与渴望边陲立功矛盾心理的词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风光的诗词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千骑卷平冈

2 词中动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又含有对朝廷的贬谪的不满情绪的词句是

亲射虎,看孙郎。或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 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

西北望,射天狼。

4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词中表现作者满怀壮志,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词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词中与“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相近的词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武陵春》

1 词中触景伤情的词句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 词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 词中写词人想泛舟解愁,却最终无奈作罢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

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破阵子》

1 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 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击高超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 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4 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

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5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请写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

及出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6 词中借虚幻的梦境实写对军旅生活的渴望的句子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7 词中写尽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可怜白发生!

8 词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9 辛弃疾既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又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破阵子》一词可以说是对其军

旅生活的概括,像他这样的文人将军,在我国古代也多有出现,请写出一位像他这样的将军,

并写出其诗词名篇名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渔家傲》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满江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答案】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听取蛙声一片 采菊东篱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答案】

(1)江入大荒流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鸡声茅店月。小桥流水人家。

(5)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老夫

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5)(6)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1.《观刈麦》中反映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

2.刘方平《月夜》中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 今夜偏

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3.写出含“雨”字的古诗,要求连续两

句: , 。

4.请参照示例:选定两个事物,各写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

示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未因此而停航。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卜算子·咏梅》中最能体现诗人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的两句诗是: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

7.生活中难免会经历痛苦与挫折,请用古诗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要

求连续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仅长江滚滚流。

11.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12.时下,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到乡村休闲。到乡村,能欣赏到陶渊明笔下“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能聆听到赵师秀笔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食堂处

处蛙”的清新;能感受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乡村的魅力,

在于重归宁静的安然,重归真朴的美好,欢迎你到乡村走一走!

1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4.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

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

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描写困苦的诗句篇九
《上册诗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默写

一 《观刈麦》

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 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诗中以自责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5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 《月夜》

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从视觉角度,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且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 《商山早行》

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 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四 《卜算子•咏梅》

1 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 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 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 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五 《破阵子》

1 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 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六 《浣溪沙》

1 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 词句是 簌簌衣巾落枣花

2 词中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的句子是 村南村北响缲车

3 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牛衣古柳卖黄瓜

4 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七 《醉花阴》

1 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 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 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

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 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 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 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

句子是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九 《山坡羊•骊山怀古》

1 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2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

是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3 曲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4 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是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十 《朝天子•咏喇叭》

1 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2 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 曲中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的句子是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综合运用

1、《观刈麦》中反映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沁园春雪》中描绘想象中的雪景的词句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月夜》中写出了春气萌发,蛰[zhé]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感觉,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

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7、《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yíngyū)。至今遗恨迷烟树。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9、《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0、《醉花阴》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1、《商山早行》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12、《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13、《月夜》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写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16、《渔家傲•秋思》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句子是:千骑卷平冈。

17、《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8、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9、《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月夜》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1、《沁园春雪》总写北国壮阔雪景的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2、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陈“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24、苏轼才华横溢,无奈不得重用,为解此般烦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他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意愿。

2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7、《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8、《陈涉世家》中最能反映陈涉不满现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的句子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0、《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1.《江南春》中写深闺女子依楼而望,通过写景抒发她失望心情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3.李德生同志是在厂子濒临倒闭之时出任厂长的,这真如《出师表》中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样啊。

3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描写困苦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反映人生困苦的诗句 描写艰难困苦的诗词 描写生活困苦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困苦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困苦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447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